Home » 七月, 2018 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entries posted in: 七月, 2018

澳門中學生學習壓力調查研究報告2018

學習伴隨著人的成長,它不僅關係到個體的生存和發展,也關乎整個人類文明的推進和延續,是人類提升自我的力量之源。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為人類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環境的同時,也給現代人提出了更高的學習要求,中學生需要承受的學業壓力也隨之增長。中學是青少年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時期,也是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中學生在生理上成長迅速,無論形體、機能還是身體素質都發生著急劇的變化;伴隨著身體的發育,心理的變化也日益顯著。中學生有一定的學習壓力是正常的,適當的學習壓力可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有助於中學生的學業成功,但過度的心理壓力則貽害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心理疾病,甚至導致危險行爲的發生。因此,及時觀測中學生的學習壓力,為中學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務,是教育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環節。 詳細報告: 澳門中學生學習壓力調查研究報告2018

澳門大學生的大學生活與生涯規劃相關性調查研究報告

大學期間是青年世界觀、價值觀養成的重要階段,也是獲得專業知識、豐富人生閱歷的重要階段。大學期間的學習與能力培養、科學訓練,是每個大學生未來職業技能儲備和人生發展的基石。如何進行生涯規劃,選擇大學和專業,樹立職業發展目標,往往是人生中最為關鍵的抉擇之一。生涯規劃,是指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價值觀、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鬥目標,並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計劃和實施途徑。研究人員認為,青少年(包括高中階段和大學階段)生涯規劃的明確性,關係到他們在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質量和滿意度,更對其畢業後的人生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詳細報告: 澳門大學生的大學生活與生涯規劃相關性调查报告2018

澳門中學生對內地情況的認知研究報告

澳門回歸祖國已有十八個年頭。十八年來,祖國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諸多方面,都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本澳中學生對祖國國情和文化的了解,是構建青年一代國民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本澳公民教育中極為重要的一環。由於澳門歷史進程和社會形態的特殊性,本澳中學生的成長環境和教育環境對他們關於內地情況的了解有所影響和制約。但近些年隨著本澳與內地的經濟融合日益緊密,文化交流愈發頻繁,多維的認知途徑亦豐富了本澳青少年心目中多元的內地形象。了解本澳中學生對國家的發展現狀、傳統文化、歷史底蘊的認知程度,不進可以從側面考察青少年的國家意識和國民認同情況,更可以為本澳公民教育的改良和提高提供切實的依據,為進一步開展國情教育、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強本澳中學生的國民認同感提供可行性建議。 詳細報告: 澳門中學生對內地情況的認知調查報告2017

澳門學生對公共體育設施滿意程度調查研究報告

充足的體育運動是維持良好身體素質的重要保證。一個人的體育技能和體育習慣將影響其一生,體育運動不僅關係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還關係到他們進入社會后能否成為一名健康公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使青少年獲得足夠的體育鍛煉的機會,政府就必須提供足夠的公共體育設施以供市民開展體育活動。澳門本就地域狹小,各間學校所提供的體育設施非常有限,所以公共體育設施為本澳學生提供體育活動場所的重要性就顯得尤為突出。 詳細報告: 澳門學生對公共體育設施滿意程度调查报告2017

澳門大學生事業發展意向調查研究報告

學以致用,知而後行。大學生完成學業後必將步入職場和社會,關於未來事業發展的願景和規劃也是每個大學生所面臨的必然课题。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前行,本澳與內地、周邊區域的經濟協行融合,社會行業日益多元,職業分工更趨細化,為本澳大學生的未來事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和創業機會。於此同時,受各方影響,本澳大學生在未來事業發展的意向上也有了新思考和新變化。因此,了解本澳大學生的自我定位和職業生涯規劃,洞悉本澳大學生的事業發展意向,對於本澳政府關於青年就業與發展工作的實施和開展就顯得重要。 詳細報告: 澳門大學生事業發展意向調查報告2017

澳門學生手機依賴情況問卷調查報告

手機依賴(Mobile Phone Dependence,MPD)又稱手機成瘾, 是指個體因爲使用手機行爲失控,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明顯受損的癡迷狀態。它並不是指對手機本身的依賴, 而是由于反複使用手機遊戲、網絡、短信、拍照等功能的異乎尋常的行爲方式,導致個體痛苦,危害工作、學習等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手機依賴實質上是一種“行爲成瘾”(behavioral addiction)。

澳門中學生學習動機問卷調查報告(2016)

學習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進行學習活動,並使活動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以滿足某種學習需要的一種內部心理狀態,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一種內部動力,它能夠引發並維持個體學習活動的傾向,表現著學生的需要、追求和目標, 也是社會和教育對學生學習的客觀要求在其頭腦中的反映。具有起動性、方向性、強度性和持久性的特征。

澳門中學生親子關係研究報告

親子關係指在血緣關係與共同生活基礎之上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以撫養、教養、贍養為基本内容的自然關係和社會關係的統一體,是家庭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種關係。親子關係直接影響著子女的身心健康、態度行為、價值觀念及未來成就。從一個人的嬰兒期開始,親子關係就在潛移默化的對一個人的基本態度、行為模式和人格結構發生作用。而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期,該群體的典型特徵是“強烈的成人感、逆反心理比較強烈、獨立與依賴心理並存”。

澳門高中生愛情觀念調查研究報告

高中時期是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關鍵期,也是青春萌動期。處於此階段的青少年往往對異性充滿了吸引與好奇,對愛情充滿嚮往。受中國社會傳統思想的影響,“愛情”這個話題往往在中學校園中顯得諱莫如深,但在現時新媒體盛行、多元文化衝擊的背景下,愛情已經成為本澳青少年生活和青少年教育中不可迴避的話題。因此,關於本澳高中生愛情觀念的調查,對了解高中生的情感特征、戀愛心理顯得尤為重要。教育者和心理學者可以以此為依據,有針對性的提出教育對策,解決高中生的情感困惑,幫助他們妥善處理愛情與學業、友誼、人生的關係,從而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及人生軌道的良性發展。

澳門中學生抗逆力調查研究報告发布

一、研究背景 抗逆力(Resilience),臺灣學者稱之為“復原力”,香港學者稱之為“抗逆力”、“壓彈”,大陸也有學者稱之為“心理彈性”、“韌性”,大致相當於“挫折承受力”、“耐挫力”等概念,是指一個人處於困難、挫折,失敗等逆境時的心理協調和適應能力,即一個人遭受挫折後,能夠忍受和擺脫挫折的打擊,在逆境中保持健康、正常的心理和行為能力。 研究發現,抗逆力大體可以分成兩個組成部份:內在保護因數和外在保護因數。內在保護因數包括身體健康、基因素質、智力、計劃能力、內部控制源、勝任感、自尊、自我效能感、目標感和有意義的感覺等;而外在保護因數主要是家庭內的保護因數以及家庭外的(即學校、社區和同伴)的保護因數。如溫暖的家庭關係、教師的支持、良好的同伴關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