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初中生, 澳門青少年研究, 青少年調查, 高中生 » 澳門中小學生使用智能電子裝置習慣調查研究報告(2014)

澳門中小學生使用智能電子裝置習慣調查研究報告(2014)

科技的發展將人類帶入電子資訊時代,智能電子裝置的興起和流行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生活和行為方式,青少年也未能例外。青少年作為年輕和充滿活力的新生力量,與同樣以時尚、新穎為特徵的智能電子裝置有著天然的高度契合,已經成為智能電子裝置使用、追捧乃至創新的主流群體。本澳中小學生已身處各種智能電子裝置的包圍之中,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以及各式各樣的新型智能電子裝置似乎已然成為本澳中小學生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份。

智能電子裝置不僅令中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更為現代、便捷,還極大地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增強了他們探索世界的自主性。但同時,智能電子裝置所帶來的例如網絡信息的紛繁龐雜、娛樂消遣的過度消費、部份青少年沉迷于此等諸多問題,也增添了社會、學校和家長們對中小學生群體使用智能電子裝置的隱憂。在這一背景下,瞭解本澳中小學生使用智能電子裝置的現狀就顯得尤為必要。

為此,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和澳門新視角學會於近期開展了是次“澳門中小學生使用智能電子裝置習慣調查”,以期通過調查研究,瞭解澳門中小學生使用智能電子裝置的習慣和現狀,並以此為基礎,向本澳政府、教育部門、相關社團及學校、家長提供資料、意見和建議,為促進本澳青少年身心的健康發展貢獻綿力。

根據以上資料分析,研究人員總結出以下幾項主要的研究發現:

1、本澳中小學生(小五及以上年級)擁有智能電子裝置的比例較高,智能手機在本澳中小學生中非常普及。

九成多受訪者擁有智能手機,七成多受訪者擁有臺式電腦,擁有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受訪者均分別在四成以上。

四成半的本澳中小學生(小五及以上年級)會等用壞或丟失再更換智能手機。

2、本澳中小學生(小五及以上年級)使用的智能電子裝置,按每天使用時間由長到短排列依次為:智能手機、臺式電腦、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

幾乎不使用智能手機的受訪者僅不到一成,幾乎不使用臺式電腦的受訪者在三成半左右,幾乎不使用平板電腦的受訪者接近六成,幾乎不使用筆記本電腦的受訪者在六成五半左右。

3、本澳中小學生(小五及以上年級)每天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較長,高中年級學生尤甚。

總體來看,三成多受訪者每天使用智能手機在4小時以上,使用時間在1小時以下或幾乎不使用的受訪者僅占二成。通過交叉分析發現,小學階段的受訪者每天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以“一小時以下”或“幾乎不使用”居多,而中學生每天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則均超過平均水平,高一和高三兩個年級每天使用智能手機在4小時以上的受訪者達到了五成左右。

4、晚上是本澳中小學生(小五及以上年級)使用智能電子裝置最多的時間段,有四成多的受訪者選擇每天在此時使用智能電子裝置。但也有四成半中小學生表示不能確定每天使用智能電子裝置最多的時間段。

5、家裡是本澳中小學生(小五及以上年級)使用智能電子裝置最多的地點。九成多受訪者通常在家裡上網,四成受訪者通常在休閒場所上網,三成受訪者通常在街上上網,通常在交通工具或課室上網的各有兩成多。

6、本澳中小學生(小五及以上年級)對智能電子裝置的總體依賴程度較輕。

近四成受訪者表示離開智能電子裝置不會感覺不自在,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離開智能電子裝置一天或幾天才會感覺不自在,還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離開智能電子裝置幾個小時會感覺不在,僅有8.2%的受訪者表示離開智能電子裝置幾分鐘會感覺不自在。

7、總體來看,智能電子裝置對本澳中小學生(小五及以上年級)在學習上的幫助較大。

五成半的受訪者表示智能電子裝置在學習上的幫助“很大”或“較大”,近四成的受訪者表示智能電子裝置對學習上有少許幫助;交叉分析顯示,智能電子裝置對於智能電子裝置對低年級,特別是小五、小六年級的受訪者在學習方面的幫助相對較小,而對高年級受訪者在學習方面的幫助相對較大。

8、在使用智能電子裝置的主要用途方面,本澳中小學生(小五及以上年級)使用智能電子裝置主要用於娛樂,例如看視頻和電影(59%)、玩遊戲(53.3%)、聊天(44.8%)、拍照(27.9%)、瀏覽社交網站(26.2%);其次,搜索資料(53.1%)和瀏覽電子書(16.3%)也是部分受訪者使用智能電子裝置的主要用途;而使用智能電子裝置瀏覽新聞資訊(8.7%)、進行網上交易(6.7%)、瀏覽論壇(4.6%)的受訪者相對較少。

具體來說,近六成本澳中小學生(小五及以上年級)每天都會使用智能電子裝置看視頻,二成六的中小學生每天看視頻的時間都在一個小時以上,近四成的中小學生會不定期觀看視頻。

六成本澳中小學生(小五及以上年級)每天都會使用智能電子裝置玩遊戲,二成三的中小學生每天玩遊戲的時間都在一個小時以上,三成的中小學生“不一定每天玩,想起來會玩一會”。

9、本澳中小學生(小五及以上年級)使用智能電子裝置進行網絡社交較為頻繁,Facebook和微信(Wechat)是本澳中小學生最常用的網絡社交平臺。

其中二成受訪者表示“非常頻繁,每天大部份時間都在進行網絡互動”,四成受訪者表示“較為頻繁”,三成受訪者會“偶爾與朋友進行網絡互動”,僅有6.9%的受訪者幾乎不用網路社交。

至於澳門中小學生使用網絡社交平臺的主要目的,選擇較多的有 “與親友聯繫(如聊天/個人動態)”(72.6%)、“瀏覽休閒資訊(如體育/旅遊/娛樂)”(66.1%)、“瞭解社會時事(如政治/經濟)”(40.4%)、“認識新朋友”(26.8%)等。

本澳中小學生最常用的網絡社交平臺,Facebook和微信(Wechat)的使用者數量遠超其他網絡社交平臺,均各有八成以上受訪者選擇;其次,Whatsapp、微博、QQ、Google+的常用受訪者均在一成以上;Line、Twitter、網絡討論區(CyberCTM / Qoos等)的常用受訪者均未超過一成;校內網/人人網/開心網、My Space 、instagram、skype的常用受訪者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研究人員提出以下幾項建議:

1、引導本澳中小學生適度合理使用智能電子裝置,

如今智能電子裝置在本澳中小學生中已經非常普及,特別是智能手機的擁有比例已經達到九成以上。同時,本澳中小學生每天使用智能電子裝置的時間亦較長:僅智能手機一項,就有三成多的受訪者每天使用時間在4小時以上,且高年級學生尤甚,再加上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等其他智能電子裝置,可以想像許多本澳中小學生花在智能電子裝置上的平均時間可謂驚人。

同時,本澳中小學生使用智能電子裝置的主要傾向於娛樂方面,看視頻、玩遊戲、聊天社交均成為本澳中小學生的最主要活動,而本澳中小學生使用智能電子裝置關心時事、瞭解新聞資訊、閱讀電子書的活動遠低於上述娛樂活動。可見,本澳青少年在使用智能電子裝置的行為存在一定偏差,青少年沉迷於網絡和遊戲的風險劇增。

因此,本澳的教育工作者、家長和科技工作者有必要為本澳中小學生使用智能電子裝置提供正確引導和有效監管,幫助他們把握好使用的度和方向,力爭將網絡不良信息和過度遊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減至最低,防止由此產生的青少年偏差行為;更要多倡導中小學生多利用智能電子裝置進行電子書閱讀、知識學習、關心時事等有益行為,使智能電子裝置更多的發揮其正面作用。

2、引導本澳中小學生中科學使用智能電子裝置,并為青少年創造有益於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積極正面的互聯網環境。

本次調查顯示,智能電子裝置對本澳中小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幫助較大,過半本澳中小學生經常使用智能電子裝置搜索資料,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智能電子裝置對青少年的正面作用。然而,需要留意的是,對網絡搜索的依賴正在使青少年演變為“搜索一代”。互聯網的到來令一切信息“得來全不費工夫”,大大衝擊了傳統以“記憶”為主的獲取知識的方式。過於貪圖和依賴互聯網所帶來的便捷,也使很多應當保留的常識也夾雜在海量的信息中轉瞬即逝。不僅如此,習慣於快速和淺層的閱讀,直接獲得新的直白的信息,導致思考和體驗過程的缺乏,也不利於青少年形成相對穩定的人生觀、價值觀。

不難看到,智能電子裝置對青少年學習的幫助,既有積極的作用,也有負面的影響,因此,教育部門、學校、家長在日常教育中對智能電子裝置的單純排斥或過於依賴都不是最好的選擇,而是應當從外度督促和內部內容上引導中小學生;同時,互聯網的運營者和程序開發者也必須肩負正確引導的責任,在網絡環境的創造上,在應用程序的開發上,多提供有益於青少年身心健康和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內容,讓他們通過智能電子裝置不但獲取知識,也從新奇的內容中產生放下手機、電腦,深入生活本身去挖掘、去思考、去體驗的慾望。

3、引導本澳中小學生中健康使用智能電子裝置,多進行戶外活動、體育運動和集體活動。

智能電子裝置的高使用率亦必然給本澳中小學生的健康帶來負面影響。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青少年,若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等智能電子裝置,會帶來頸痛、肩痛、腕部及手部不適等癥狀,導致和加重近視,長遠可能會影響其健康及成長發育。

其次,本次調查顯示,本澳中小學生使用智能電子裝置主要集中在“晚上”、“家裡”,也勢必也會影響這些青少年的睡眠。睡眠不足、睡眠質量下降不僅會造成青少年白天精神不振,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還會影響青少年的生長發育。

再次,長時間使用智能電子裝置,使得青少年戶外活動和體育運動的時間減少,與人缺乏交流,亦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為此,學校、家長和相關社團應多向本澳中小學生宣傳適度、健康使用智能電子裝置,多進行體育鍛煉,在假期多安排戶外活動和集體活動,讓本澳中小學生放下智能電子裝置,獲得更多親近自然、與社會和他人交流的機會和體驗。

4、引導本澳中學生合理消費智能電子裝置,培養其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

本澳學生對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等智能電子裝置的擁有率較高,同時擁有不同智能電子裝置的情況普遍;在智能手機方面,有10%的本澳學生,在一年內(有的在半年內)就要更換一次智能手機。一些時尚高端的智能電子裝置受到眾多青少年的追捧,尤其在商家營銷策略的推波助瀾下,很多青少年產生了超前消費和炫耀消費的觀念,導致了他們在智能電子裝置上非理性的消費行為。

為此,社會各界、學校和家庭教育應注重對青少年的財富觀、消費觀和價值觀教育,倡導不浪費、不虛榮、不攀比,消費要和自身實際需求、家庭經濟狀況相適應的理性消費觀念。

About This Post
Posted by myra on 一月 29th, 2015 and filed under 初中生, 澳門青少年研究, 青少年調查, 高中生.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