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中學生社交網絡調查研究報告(2014)
近年來,以新媒體技術為支撐的社交網絡應用迅速發展,類型不斷增多。以Facebook、微博、微信(Wechat)等為代表的各類社交網絡平臺紛紛興起,影響著本澳的芸芸大眾,也逐漸在本澳中學生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社交網絡以其信息的豐富性、溝通的即時性,與思想活躍、追求新知的青少年人群產生了強烈的文化共振。中學生使用社交網絡不僅是獲取信息、娛樂休閒的過程,也是建構自己的亞文化和活動圈的過程。在社交網絡平臺的影響下,本澳中學生的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社交方式、溝通模式、話題重心等也隨之發生變化。
在這一大背景下,本澳的教育相關部門、社團和學校亟需了解本澳中學生的社交網絡使用習慣和發展規律,科學把握社交網絡在中學生生活中的價值功能定位,嘗試採用創新的引導思路和巧妙的方法,綜合運用既有的網絡技術和社交平臺,發揮社交網絡的優秀特質,同時避免中學生因社交網絡導致的偏差行為的發生。
因此,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和澳門新視角學會於近期開展了是次“澳門中學生社交網絡調查”,深入了解本澳中學生的社交網絡使用狀況,以期通過調查研究,向本澳政府、教育部門、相關社團、學校和家長提供資料和意見,為信息時代的本澳中學生的網絡社交行為做出有效的建議和指引。
根據資料分析,研究人員總結出以下幾項主要的研究發現:
1、社交網絡的使用在本澳中學生中已經非常普及。九成以上本澳中學生擁有網絡社交平臺賬號。
2、微信(Wechat)和Facebook是最受本澳中學生歡迎的網絡社交平臺。
在擁有網絡社交平臺賬號的受訪者中,近九成受訪者日常傾向使用微信(Wechat),日常傾向使用Facebook的受訪者也將近八成,二者遙遙領先於其他網絡社交平臺;分別排在第三、四名的Instagram和QQ均有二成左右的受訪者傾向使用;排在第五、 六名的分別是“Whatsapp”和微博,均有超過一成的受訪者傾向使用。
3、本澳中學生平均每天使用社交網絡的時間較長。
在擁有網絡社交平臺賬號的受訪者中,每日使用社交網絡0-2小時的受訪者僅有三成多,過半受訪者每日使用社交網絡的時長在2-6小時之間,更有近一成半的受訪者每日使用社交網絡的時長在6小時以上。
4、社交網絡已成為本澳中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擁有網絡社交平臺賬號的受訪者中,七成半的受訪者表示社交網絡對自己的生活“重要”或“非常重要”,社交網絡不僅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甚至一成半受訪者表示其生活完全離不開社交網絡。僅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社交網絡對自己的生活“不重要”或“非常不重要”。
5、本澳中學生的社交網絡主要聯繫對象以熟人為主,其中朋友和同學是最主要聯繫對象。
在擁有網絡社交平臺賬號的受訪者中,將朋友和同學列為主要聯繫對象的受訪者者分別占到八成半和七成以上;其次是親人(三成)和父母(二成);另有近兩成的受訪者會將“網友/陌生人”列為主要聯繫對象;將老師列為主要聯繫對象的受訪者不到一成。
6、本澳中學生與朋輩(朋友和同學)溝通最傾向使用社交網絡;與父母和老師溝通最傾向於面對面對話。
與父母溝通,本澳中學生傾向使用途徑依次為:面對面對話>電話>社交網絡;與朋友和同學溝通,本澳中學生傾向使用途徑依次為:社交網絡>面對面對話>電話;與老師溝通,本澳中學生傾向使用途徑依次為:面對面對話>社交網絡>電話。
7、社交網絡為本澳中學生帶來的社交影響喜憂參半。半數本澳中學生認為自己需要加強溝通技巧。
在擁有網絡社交平臺賬號的受訪者中,六成多本澳中學生認為社交網絡能加深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連系;問及通過社交網絡能否和朋友更增進彼此的信任,四成半受訪者表示認同,亦有四成七受訪者表示一般;問及在社交網絡與朋友互動過程中是否有被尊重的感覺,近六成本澳中學生感覺一般;但在過去六個月中,過半受訪者曾經因使用社交網絡與一些人士關係惡化,其中以朋友和同學關係惡化為最主。朋友和同學是本澳中學生的最主要聯繫對象,自然發成衝突和摩擦的概率也會最多。
8、本澳中學生通過社交網絡與他人的溝通情況,按效果好壞排列依次為:朋友、同學、父母、老師。
在擁有網絡社交平臺賬號的受訪者中,八成多受訪者認為與朋友在社交網絡溝通良好;七成多受訪者認為與同學在社交網絡溝通良好;過半受訪者認為與父母在社交網絡溝通良好,不到一成受訪者認為與父母在社交網絡溝通情況差;不到四成受訪者認為與老師在社交網絡溝通良好,一成以上受訪者認為與老師在社交網絡溝通情況差。
9、大部分本澳中學生在社交網絡中有添加父母為好友,但不少人對父母在社交網絡中持有戒心。四成多受訪者明確表示父母未對自己的社交網絡實施監控行為。
在擁有網絡社交平臺賬號的受訪者中,七成受訪者添加父母為好友;但僅有一成半受訪者認為利大於弊,可以增進和父母的關係;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弊大於利,常處於被父母監控的狀態,不敢表達真實的心情和狀態;近四成受訪者認為利弊各半。在沒有添加父母為好友的受訪者中,認為弊大於利的比例高達三成半。
10、部分本澳中學生在社交平臺中與陌生人的聯繫和交往,需引起社會、學校和家長的關注和重視。
在擁有網絡社交平臺賬號的受訪者中,四成多受訪者會有選擇性的將網絡陌生人添加為好友,其中一成多受訪者曾對網絡陌生人傾吐心聲,7%受訪者會將陌生人關係發展到現實中,4.6%受訪者參加過網絡陌生人的線下聚會或其他活動,還有2.4%受訪者有過被網絡陌生人欺騙的遭遇。
從本次調查的結果來看,社交網絡已經成為本澳中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他們除了現實生活主要的獲取信息和溝通表達的空間。中學時期是人生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在繁雜喧囂、多元思想並存的網絡時代,教育機構和成年人對他們的網絡社交行為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研究人員提出以下幾項建議:
1、引導本澳中學生正確、合理使用社交網絡,培養中學生的主體自覺,預防和治理中學生對社交網絡的依賴。
本次調查顯示,本澳中學生使用社交網絡過於頻繁,過半使用者每次使用社交網絡2-6小時,近一成半受訪者每日使用社交網絡超過6小時。對於現階段以學業為主的中學生來說,這一數字確實驚人;中學生長時間關注社交網絡,必定會為專心學習和現實生活帶來影響;社交網絡依賴的不斷強化,反而會讓他們減弱顯示交往的能力,本次調查中,過半的本澳中學生都認為自己需要加強溝通技巧。
成長困惑和現實壓力,催生了中學生尋找消遣和情感交流的需要,但是在現實交往中,中學生往往具有敏感、自尊的心理特征,而與父母、老師甚至朋友存在著理解上的誤差,在現實中的交流障礙促使他們轉向尋求社交網絡的認同。因此,相關社團、學校和老師應貼近中學生內心,做對等的溝通和交流;及時調研掌握中學生的交往需要,針對中學生的交往訴求,在課堂之外,為中學生拓展交往平臺,多開展課外活動,疏通阻礙,引導中學生自覺地關注現實交往,并強化現實交往的自覺。
2、教師和家長可利用微信、Facebook等網絡社交平臺,加強自身的互動性和參與性,拉近與中學生的距離,建立更為和諧的師生關係、親子關係。
本次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還是願意添加老師和家長為好友,并能與老師和家長在社交網絡中做良好的溝通,但中學生對老師和家長先在的防備令中學生持有戒心,也導致了部分溝通不良的狀況。一些老師和家長對中學生的社交網絡存在不定時的監控行為,并因此造成關係惡化。
其實,虛擬交往構建起來的圈子很大程度上是現實交往圈的移植和二次鞏固,,新的交往方式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幫助這種現實的社會關係實現了在時空上拓展和延伸的可能。網路社交工具的興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裡面有年輕一代認同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溝通方式。老師和家長可對中學生的網絡社交採取適度的開放型管理模式,以“平視”的角度、朋友的姿態真正與學生互動,參與他們的網絡生活,變“堵”為“疏”,有力填補線下師生關係、親子關係的空白。
3、教育部門、學校、教師應及時分析社交網絡輿論動態,及時把握中學生的思想動態。
中學生的網絡社交過程是一個自我發現、尋找認同的過程,往往以發表個人狀態、轉載他人狀態、討論熱點問題等形式出現。教育工作者應具備敏銳的洞察力,針對網絡輿論信息和學生思想動態進行認真篩選,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思想波動,把握群體性思維和群體輿論動向,並以巧妙的方式及時給予引導、疏導和幫助,在學生出現不良的情緒和輿論傾向時,及時做出反應,在有必要時進行個性化的深度輔導,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
4、社會、學校和家長應積極開展網絡安全教育,提高中學生對社交網絡的認知能力和對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
網絡世界紛繁複雜、充滿誘惑。社會、老師和家長要警惕社交網絡上的不良信息,例如一些涉及暴力、仇恨、色情、犯罪等不利於中學生身心健康的內容。
社交網絡高度的自由和自主,往往能緩解中學生的社交焦慮;他們會選擇在社交網絡中獲取認同,尋找情感的依託。本次調查顯示,中學生在社交網絡中尋找網友/陌生人聊天和跟父母聊天的比例是差不多的;一成多學生曾對網絡陌生人傾吐心聲,有的還會將與網絡陌生人的關係發展到現實中,參加線下聚會等活動。這無形中增添了中學生的網絡社交風險,給予網絡不良分子以可乘之機。本澳亦曾發生過少女被網友欺騙或拐帶的新聞。
社會、學校和家長必須防患于未然,告誡中學生網絡具有虛擬特性,一些表面誘人的網絡形象背後可能存在黑客、欺詐等不可告人的陰謀;防人之心不可無,幫助中學生加強自身的鑒別力和判斷力,不輕信陌生人,不對陌生人暴露自我信息;讓中學生明白與師長分享陌生網友信息的重要性,預防和杜絕網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