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澳門新視角, 澳門青少年研究, 青少年調查 » 《中學生網絡資訊看法調查》結果發佈(2015年12月)

《中學生網絡資訊看法調查》結果發佈(2015年12月)

中學生網絡使用率高,資訊安全意識較薄弱,網絡色情參與應引關注

本會與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在2015年11月對本澳的十一所中學的學生展開調查,瞭解他們的網絡使用情況和對網絡資訊的看法,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126份,收回問卷1,018份,問卷回收率90.4%。經核實,回收的問卷中有效問卷為997份,回收問卷的效率達97.9%。

在全部有效受訪者中, 856人(占85.9%)選擇主要通過網絡了解信息,369人(占37.0%)選擇主要通過“電視廣播等媒體”了解信息。可見當前網絡已成為中學生獲取資訊的最重要手段和工具; 關於上網的目的,682人(占68.4%)主要爲看視頻,569人(占57.1%)主要爲玩遊戲,570人(占57.2%)為聊天交友, 211人為瀏覽新聞,161人為參與網絡學習,187人為下載資料。可見,當前中學生上網主要是為了娛樂交友,其次是為了獲取新聞信息,再次是為了學習目的。

網絡信息安全方面,925人(占92.8%)認為網絡信息部分可信,而對網絡廣告中出現的二維碼,32人(占3.2%)表示經常掃描, 372人(占37.3%)表示“偶爾掃瞄,擔心不安全”,超過四成的受訪者會經常或者偶爾掃描網絡廣告中出現的二維碼,這表明受訪者對網絡中出現的信息又有較強烈的好奇心;727人(占72.9%)表示會“經常”或者“偶爾”通過網絡(如Facebook)分享一些與隱私相關的信息(比如照片,心情等),說明受訪者對於網絡上的自我隱私保護意識還有待加強。

對於網絡色情資訊,約四成五的受訪者在過去兩年有在網上瀏覽過色情資訊的經歷;從頻率上統計,139人(13.9%)表示幾乎每天看,164人(16.4%)表示每週看一兩次,即超過三成的受訪者每週都會瀏覽色情資訊;色情資訊的轉寄轉載方面,約三成受訪者曾經有過類似經歷,而每週都有轉寄轉載行為的受訪者比例接近15%。

關於網絡謠言,48人(4.8%)表示對自己的影響很大,需要經常注意事件進展, 339人(34.0%)表示“影響一般,自己需要花時間考證”,即約四成的受訪者認為網絡謠言會對自己的生活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另外,238人(23.9%)認爲在網絡製造或者傳播謠言屬於不道德行為, 397(39.8%)認爲“無聊,但無傷大雅”,可見,受訪者對網絡謠言的製造和傳播者抱有較大的寬容度。

網絡詐騙方面,共385人(占38.6%)有過被詐騙經歷,其中253人表示會“及時向警察部門報案”, 77人表示“金額不大,懶得處理”, 55人表示不知道如何處理,即在經歷過網絡詐騙的受訪者中,34.3%選擇默然忍受或者無計可施。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研究人員提出以下研究建議:

相關部門應加強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和推介工作,將更多優秀教師資源和優秀課程資源通過網絡進行有效的整合,為本澳中學生提供更多的網上學習資源。同時,學校、家長等相關機構和人員也應重視並充分考量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對於中學生學習、生活習慣的影響,切實根據學生獲取資訊的渠道和方式的變化,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學生管理方法,以使對中學生的教育引導符合社會信息化發展的趨勢。

調查表明,絕大部分受訪者都有參與網絡資訊的發佈及轉寄活動,網絡的廣泛使用使得中學生不再簡單地充當資訊接受者角色,同時也成為了網絡資訊的重要發佈者,因此,當局應對中學生進行網絡行為相關法律和行為準則的引導,培養中學生良好的網絡行為責任意識。

當局一方面需要加強網絡資訊安全相關方面的宣傳教育工作,如開展各種網絡安全主題活動等,使社會形成廣泛關注網絡資訊安全的氛圍,在美國、德國等先進國家,早已將網絡安全的全民教育作為國家基本戰略在實施。另一方面,進一步對中學生的網絡資訊安全保護意識和技巧進行強化培訓,使新生代擁有足夠的知識和技能防範網絡資訊方面的威脅。

根據社會學習理論,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機會觀察實際的性行為,他們對於性的認知與態度,大多來自媒介的建構。目前較高比例的中學生透過網絡獲取色情資訊,應引起各方的關注及警覺,一方面可考慮成立專業的咨詢機構對有需要的中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另一方面對涉及網絡色情的網站進行適當的管控,為青少年提供更純淨的網絡空間。

About This Post
Posted by myra on 一月 11th, 2016 and filed under 澳門新視角, 澳門青少年研究, 青少年調查.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Comments are closed